主页>排泄疾病>腹泻>腹泻治疗>

腹泻治疗

腹泻怎么治疗?拉肚子怎么治疗
腹泻的治疗分为三步
如需了解腹泻的原因可以点击腹泻原因查看,了解慢性腹泻与急性腹泻可以点击腹泻症状查看

1、腹泻的诊断

腹泻的诊断关键是对原发疾病或病因的诊断,需从起病情况与病程、发病年龄、发病人群、腹泻次数与粪便性质、伴随症状和体征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。
 
急性腹泻应根据病史、发病季节、伴随的全身症状等,首先鉴别是病毒、细菌、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,还是食物中毒、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。致病菌的明确有赖于粪便培养,一些寄生虫如贾第虫等需行肠黏膜活检。
 
慢性腹泻可通过病史,体检,肛门指检,大便常规培养及找虫卵和寄生虫、大便脂肪测定,消化道内镜和活检等来明确诊断。首先应明确腹泻是源于小肠还是结肠。
 
如为小肠性腹泻,应进一步作钡餐检查、小肠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,以确定是器质性抑或功能性。如属结肠性腹泻,应做结肠镜检查,观察有无肿*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等。

2、腹泻的检查

根据腹泻的诊断做适当的检查病因

1.血常规和生化检查
可了解有无贫血、白细胞计数增多、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。
 
2.粪便检查
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、慢性腹泻病因的*重要步骤,可发现红白细胞、吞噬细胞、原虫、虫卵、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,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。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。
 
3.X线检查
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、肠道动力状态等。
 
4.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
对诊断消化系统肿*如肝*、胰腺*等尤有价值。
 
5.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
内镜检查对肠道的肿*和炎症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。黏膜活检有助于发现早期恶性肿*、*前病变和某些寄生虫。
 
6.小肠吸收功能试验
可通过粪脂测定、胆盐吸收试验、维生素B12吸收试验、右旋木糖醇吸收试验等方法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。
 
7.血清及尿中胃肠道激素与化学物质测定
对各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*的判断有重要诊断价值。

 

3、腹泻的治疗

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。在未明确病因之前,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,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,延误病情。
1.病因治疗
(1)抗感染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,选用相应的抗生素。
(2)其他 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,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。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。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。
2.对症治疗
(1)一般治疗 纠正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。酌情补充液体,补充维生素、氨基酸、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。
(2)黏膜保护剂 双八面体蒙脱石、硫糖铝等。
(3)微生态制剂 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。
(4)止泻剂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。
(5)其他 654-2、溴丙胺太林、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,但青光眼、前列腺肥大者、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。

 
关注微信
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/m/m_xz_arc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