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:发现自己便血了怎么办?
假如你年纪轻轻,本来吃着火锅唱着歌开开心心的,突然有一天,在上厕所后发现手纸上沾着鲜红的血迹,这时想必你心里会非常忐忑:
我这是怎么了,是不是得肠癌了?
不要慌,多数情况下应该是痔疮。
俗话说的好:“十人九痔”,得痔疮的人还是很多的,而且它的首发症状就是不痛性便血(鲜血)。
一般而言,如果是肛裂,便血同时带有疼痛;如果是肛周脓肿,主要是肿、疼,通常是没有便血的。
直肠癌往往是陈旧性的便血,你看到的时候不会是鲜红的,因为肿瘤不排便的时候也会出血,会在肠道内积存,等排出来的时候就不新鲜了。
【痔疮长啥样?】
痔疮是一种慢性的肛门疾病,由于黏膜静脉丛产生曲张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的静脉团。
有人可能会问,静脉?那么出血按理来说不应该是鲜红的啊!
按照新的科学解释——直肠里有一个叫做肛垫的结构,负责肛门很多的精细功能,包括感觉、排便等等。如果长时间坐或站着,就会造成肛垫的下移,肛垫位置血管膨出,形成了病态的结构,那就是痔疮。
【痔疮的病因】
从上面的描述大家可以想象,除了一些遗传因素,后天的很多生活习惯也会诱发或加剧痔疮。
长时间活动比较少,久坐或久站,会导致血液淤积于直肠的底部,肛门部位黏膜充血,容易加剧痔疮。
膳食纤维摄入过少,肠道无法充分蠕动,可能诱发痔疮。
大量喝酒,吃各种辛辣刺激的食物,对肛门的黏膜产生刺激,使肛门部分的血管充血,可能加剧痔疮。
上厕所的习惯不好,在厕所里一玩手机就是半个小时,也会增加肛门直肠部位的压力诱发痔疮。
因此,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很重要。
二:痔疮的对策
新指南[1]强调了痔疮的一线治疗就是应该改变饮食习惯,包括大量喝液体,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及调整排便的习惯。
其他当然也有药物和手术的治疗方法,比如结扎疗法等等,主要是通过改变痔疮的组织大小和血流来缓解症状。
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详细的讲一讲,如果想要防治痔疮,生活方式上会有哪些调整和注意事项?
【少刺激】
辣椒可能对血管产生扩张,容易造成淤血,应该少喝酒也是类似道理。
【多清洁】
肛门周围有条件好洗一洗(比如带冲水喷头的智能马桶)。可以经常用温水坐浴,预防肛门感染引发的各种炎症。
【多纤维】
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,有助于让粪便更加柔软、容易排出,既能够防治便秘,又有助于预防痔疮。
【多喝水】
水分摄入不足,消化液不足,容易使得大便干结排便不畅。
一般建议每天至少喝1600毫升的水。
如果天气炎热,喝两三升的水并不多,除非是运动之后,立刻短时间内大量喝水,否则一般不至于出现低钠血症等类似“水中毒”的情况。
【多运动】
一般来说,勤锻炼多活动,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,减轻肛门的负担,减少盆腔充血的概率。
但是也要注意运动的形式,像是举重深蹲,可能诱发痔疮的形成。
游泳、走路、瑜伽等锻炼形式更为适合。
【快进去】
有便意时应该尽快去排便,否则粪便在肠道里积累下来容易变得坚硬和干燥,难以排出导致排便用力过猛,更容易使得压力过大,让你犯痔疮。
【快出来】
不要把厕所当成自习室,在里边蹲太久的时间,别把手机带进去。
【减减压】
平时尽可能精神不要太紧张,注意放松。
三:如何增加膳食纤维?
一般建议每天摄入量大约25到30克的膳食纤维。
虽然反复强调,但很多人平时摄入量还是严重不足的,具体的可以通过增加蔬菜、水果全谷物、杂豆类来获得,甚至可以考虑吃膳食补充剂。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