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是人的第二“大脑”,是人体的排毒器官,还担负抵御疫病的重任。平常注意细节保养,对保护肠道至关重要。
“饭醉”、“饭怒”皆伤肠
保护肠道还要预防“饭醉”,只听说过酒醉,还有“饭醉”一说?这个名词你也许陌生,但是提到下面这些症状你也许便会很熟悉了:如果你吃过饭以后,有想睡觉的冲动也就是所谓的“饭醉”。这是由于刚刚吃过饭,全身血液集中供向消化系统,脑血流量就减少,从而导致大脑活动兴奋性降低,因此就想睡觉。这个时候如果吃了便睡对我们的肠道也不好,会影响肠道消化。“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”是很多读者朋友的养生名言,但是走路时间、方式有讲究,一般要饭后20分钟左右散步好,边走的时候边按摩腹部,对大家的肠道消化很有好处。
此外,大家吃饭也不要把坏情绪带进来,发怒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,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,蠕动减慢,食欲变差,严重时,还会引起胃肠溃疡。所以,吃饭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,都不要动怒,以免影响消化,伤及肠道。
排便是个技术活
排便感觉明显时要立即大便,入厕后专心排便,不要做其他事,以免分散精力。在一个排便动作完成后,应安静等粪便从直肠上部下移,产生第二次排便感时,再做第二个排便动作。忌久蹲厕所,如果蹲厕时间超过5分钟仍无便意就应结束。
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,应慢慢增加力量,顺势用力排粪块。排便时如出血,精神不要紧张,中止排便出血就可停止;排便时有脱出物,便后慢慢按压将其送回肛门,以免嵌顿引起肿痛。大便结束应先抬起臀部,再慢慢直腰站立,以防直立后眩晕或晕厥。如果发生便秘、排便困难,此时不要死命用力,这样不仅不利于排便,反而可能给你的心脑血管增加压力,许多心脏病患者都是在厕所突然发作的,就是因为用力不当,便没排下来,血管先爆了。
坐着与蹲着排便各有利弊
目前马桶越来越多地成为家庭和酒店的主要便器,所以坐着排便的人也越来越多,马桶如厕的大优势就是身体放松,容易防止意外,尤其是对于便秘的患者,如厕时间比较长,坐式如厕比较好。蹲厕超过3分钟即可直接导致直肠静脉曲张淤血,易引发痔疮,且病情的轻重与时间长短有关,时间越长发病几率越高。血压高的患者坐着如厕也比蹲着如厕安全。对正常人而言,蹲着如厕比坐着如厕更有保健效果,如果采取蹲便的姿势,肛门周围肌肉会更放松,可以缓解大便梗阻的现象,而且下蹲的姿势可以使腹压增大,有助于顺畅排便。
关注微信